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进展情况综述
1、出于充分利用地勘局作为直属事业单位的牌子,要稳住它,扩大它的影响,在体制上不作改动,着重在机制上改革对所属企业化经营地勘单位的领导。 (4)发挥地勘队伍的优势,搞好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用实际的业绩,让地方政府认识到地勘单位存在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为充分利用事业牌子和企业机制扩大社会影响。
2、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是国办发〔1999〕37号文件正是提出的,它与原来的地勘单位企业化或经营管理企业化有着重要不同。
3、地勘单位企业化,是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但在调研中,还是能听到:地勘单位属事业性质,专业性强,对财政资金依赖强,包袱重,经济基础差,经营性资产少,装备差,产品交易难,投入产出的资金链连接不上,不可能企业化的言论,存在对地质工作改革方向的疑虑。
4、从地质调查工作实施的情况看,无论是中央公益性队伍还是地方公益性队伍,都存在规模过小,专业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员过剩与人才缺乏的矛盾共存的问题。
5、地勘单位企业化或管理企业化,也是《地矿部地质工作体制改革总体构想纲要》正式提出的。它是针对地勘单位作为一个整体,如何增强其活力而需要进行的改革。当时,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是以搞活企业为中心环节,联系地质工作实际,自然落实到搞活地勘单位上。
国土资源遥感期刊介绍
《国土资源遥感》期刊简介 该期刊以“推动遥感技术发展,加强学术交流,促进技术应用”为核心理念,旨在融合学术深度与技术实用性,侧重于展示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同时也兼顾理论探讨。
国土资源遥感期刊级别为核心期刊,出刊周期为季刊,期刊创办于1988年。国土资源遥感是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国土资源遥感主要栏目设有:综述、技术方法、技术应用、探讨与争鸣、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制图、业届动态。
《国土资源遥感》以“促进遥感集市发展,加强遥感学术交流,推动遥感技术应用”为办刊宗旨,贯彻学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突出技术应用,兼顾理论探讨。
首篇是“遥感应用技术篇”,详细阐述了项目在生态地质环境变化动态遥感监测指标体系上的研究成果,特别强调了在海南省(海南岛)建立的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信息系统,展示了其在监测与管理方面的创新应用。
自然资源信息化/ 双月刊《自然资源信息化》由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主办,中国核心期刊之一,投稿地址:https://gtzx.cbpt.cnki.net/WKH/WebPublication/index.aspx?mid=gtzx/,是探索信息化在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窗口。
资源遥感是以地球资源的探测、开发、利用、规划、管理和保护为主要内容的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过程。自然资源可通过多平台、多时相、多波段的数据采集,直接表现成隐含于遥感信息之中。故资源遥感包括获取资源与环境数据的过程及时这些数据进行综合研究和系统分析的过程。
矿产资源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
矿产资源型城市要坚持把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作为加快矿产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攻方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改造提升传统矿产资源型产业、发展绿色矿业,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矿产资源型城市由单一的矿产资源型经济向多元经济转变。
五要加快形成沿长江、陇海、京广和京九“两横两纵”经济带,积极培育充满活力的城市群;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县域经济,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六要努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加强耕地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
可持续发展原则。改变“三高一低”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统筹发展原则。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发展传统产业培育龙头企业与扶持发展中小企业的关系。 开放式发展原则。
固体矿产勘查的相关规定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以下简称勘查)的基本原则、勘查目的及斯查阶段、勘查研究内容、勘查工作程度、绿色勘查、勘查工作及其质量、可行性评价、资源储量类型条件、资源储量估算等要求。
修订后的总则规定应根据矿体规模、矿体形态复杂程度、内部结构复杂程度、矿石有用组分分布的均匀程度、构造复杂程度等主要地质因素确定勘查类型。按矿床地质特征将勘查类型划分为简单(Ⅰ类型)、中等(Ⅱ类型)、复杂(Ⅲ类型)3个类型。
矿产资源勘查执行单矿类 ( 种) 规范。尚无对应单矿种规范的矿产地质勘查,可根据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并参考产出特征、加工选冶性能相近的矿种规范要求,编写勘查工作设计和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凡无法类比或单矿类( 种) 规范没有具体规定的,遵循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的原则规定。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的目的任务、勘查工作、可行性评价工作,矿产资源/储量类型条件、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等。
要求编录人员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对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理论有所钻研,有一定的理论业务基础,对某一地区在开展工作之前,对该区岩石应有系统的认识,这是提高野外地质观察描述质量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