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单位违反保密法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依法对
机关单位违反保密法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机关、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四十九条机关、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主管部门予以处理。
违反保密规定的处罚:机关、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主管部门予以处理。
法律分析: 机关、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主管部门予以处理。
《保密法》第四十九条机关、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主管部门予以处理。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对涉密企业做出什么行为
1、依法组织开展保密宣传教育、保密检查、保密技术防护和泄密案件查处工作,对机关、单位的保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对机关、单位遵守保密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有关机关、单位应当配合。
2、依法对其获取、持有的国家秘密载体进行收缴(或由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协助配合),涉案设备予以没收,并向当事人出具收缴清单。有违法所得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非法所得。依法采取保密措施,对扩散情况采取补救措施。
3、监督定密工作,指导涉密人员审查和培训,维护保密纪律。 管理重要涉密活动,确定和调整保密关键区域。 调查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和事件,实施失泄密事件的追责和奖惩。 监督信息技术和通信设备的保密管理,确保安全措施得到执行。 管理计算机和办公设备的保密审批与检查,维护设备管理台账。
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要求涉密计算机管理制度
1、涉密计算机系统进行维护检修时,须保证所存储的`涉密信息不被泄露,对涉密信息应采取涉密信息转存、删除、异地转移存储媒体等安全保密措施。无法采取上述措施时,安全保密人员和该涉密单位计算机系统维护人员必须在维修现场,对维修人员、维修对象、维修内容、维修前后状况进行监督并做详细记录。
2、涉密计算机应专机专用,若需多人使用,须指定专人管理。 涉密计算机的使用和储存地点必须符合保密管理要求,确保安全措施可靠。绝密级便携式计算机需存放在保险柜中,机密级以下的则应存放在符合要求的密码文件柜中。 涉密计算机仅限在本单位使用,禁止外借或转借。
3、要求有:媒体使用维护管理、机房及重要区域出入管理、系统运行安全管理、信息采集存储定密管理、网络传输通信保密管理、人员账户口令使用管理、用户操作权限管理、系统报名管理、系统保密审查和日志管理。涉密计算机启用前,应进行保密技术检测。其中的数据加密设备和加密措施,必须是经国家密码管理局批准的。
4、媒体使用维护管理:确保所有存储介质和输入输出设备符合国家保密标准,防止信息泄露。 机房及重要区域出入管理:实行严格的出入登记制度,控制无关人员进入涉密机房和重要区域。 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定期对涉密计算机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