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权评估常用方法
1、市场法常用的具体评估方法有:(1)可比销售法;(2)单位面积探矿权价值评判法;(3)资源品级探矿权价值估算法。D、E属于成本法。
2、对于小型采矿权,评估需特别留意适用条件。成本法,如勘查成本效用法,需要综合考虑勘查工作成本和购买成本。市场法的应用则需关注评估取价的依据,以及矿业权评估如何与企业总资产和负债相互影响。收益法中,资源储量和年开采量是决定因素,而对于亏损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和成本法中的成本细节处理尤为关键。
3、在矿业权评估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资源评估法:通过对矿产资源的储量、品位、质量等进行评估,基于地质勘探数据和采样分析结果,计算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市场比较法:通过对比类似矿业项目的交易数据和市场行情,确定矿业权的价值。
4、该方法是根据勘查程度低的探矿权的特点,按照成本和效用的原则设计的一种评估方法。基本原理是,某些低勘查程度的探矿权的价值可以表示为经过效用系数修正的勘查成本现值。该方法适用于只投入了零星工程进行地表或浅部揭露的预查阶段探矿权评估,或经较系统勘查工作后找矿前景仍不确定的探矿权评估。
5、矿业权评估通常采用多种途径,如探矿权的折现现金流法、约当投资-折现现金流法、风险系数调整的现金流量法,以及采矿权的收益法、权益法。这些方法各有其理论基础和参数选择要求,但应用时可能出现评估结果差异较大的问题,因为不同矿床和矿山采用不同方法,有时造成不合理现象。
矿山价值如何评估
**评估方法论**:在遵循客观性原则的前提下,我们主张将整合扩大区、边角扩大区及新增资源储量纳入整体评估。具体来说,即将这些区域与现有矿山视为一个整体,采用“单位可采储量采矿权价值估算法”进行评估。
因此,考虑到与设计规范的一致性,采用储量动用系数对“可采储量”进行修正。如果开采回采率是按矿山回采率计算的,则不应在公式中包括储量储备系数。根据地质构造和开采技术条件,矿山开采的储量系数取值范围为3 ~ 5,露天开采的储量系数取值范围为1 ~ 2。
评估委托人和评估受托人 评估委托人可以是持不同评估目的的人,主要包括拟出让矿业权的矿业权行政管理机关,拟申请登记矿业权的矿业权申请人,拟转让矿业权的矿业权人,拟受让矿业权的受让人,设定矿业权抵押时的债权人,拟进行企业重组改制或上市的矿业权人等。
矿产资源量评估是什么意思?
矿产资源量评估是指对地下矿产资源的量进行评估和估算的过程。它的目的是确定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可采性,为矿山开发和资源管理提供依据。矿产资源量评估通常包括以下内容:矿石储量估算:评估矿山地质中所包含的可经济开采的矿石量。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是对地质勘查报告或者储量核实报告中计算和提交的矿产资源储量进行评定和审查的行为。矿业权市场中各矿业权项目的矿产储量必须有储量评审机构提交的储量评审意见,以作为评估矿业权价格的重要参数和依据。国家对矿产资源储量的评审、认定实行统一管理。
矿产资源资产一般含有三个层次的价值。一个是矿产资源本身的价值;一个是矿产资源资产的权益价值;最后是地质勘查劳动投入产生的劳动价值。矿产资源本身的价值,将其转换成货币形态就是矿产资源的底价。
在我国,经过矿产资源勘查和可行性评价工作所获得的矿产资源蕴藏量必须按照储量评审分级管理的要求和有关规定,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和专家进行评审,最后经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认定(登记备案)的一项工作。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综合分析与评价
1、矿产资源潜在价值是对某种探明的可利用资源按其初级产品价格折算的价值,该指标不扣除矿产资源的采选损失及勘查、开采的要素成本,用以宏观上反映一个特定区域的矿产资源实力。
2、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分析 在评价的20种矿产中,有8种矿产的储量占全省储量的100%,成为本地区特有的优势矿产;有3种矿产的储量占全省储量的80%以上,成为本地区的重要优势矿产;另有3种矿产的储量占全省储量的30%以上,成为本地区的重要矿产;占全省储量8%以上的尚有煤炭1种。
3、“三联式”成矿预测更强调地质基础的重要性,并以识别、揭示和提取新型、隐式和深层次的成矿地质信息——各种类型和尺度的致矿地质异常为重点。“三联式”定量成矿预测强调对新类型矿产资源的预测和评价,将矿床放到预测地区的地质成矿时空及成因演化系统中去考察,通过揭示地区成矿多样性和建立矿床谱系来预测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