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地理知识
四川省凉山州地理知识概述如下:自然地理特征:地貌:凉山州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错。海拔最高为5958米的木里县恰朗多吉峰,最低为雷波县大岩洞金沙江谷底305米,相对高差巨大。
凉山州内各地都明显呈现出立体气候。总的说来,凉山州区域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湿分明,冬半年日照充足,少雨干暖;夏半年云雨较多,气候凉爽。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年均气温16℃~17℃。如开展旅游活动,无淡旺季之分。
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自古以来是通往西南边疆的重要通道。自秦汉时期起,历朝均在凉山设立郡、州、司、府等行政单位。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于1952年10月1日,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西昌地区,并入凉山自治州,州府由原昭觉县迁至西昌市。木里藏族自治县亦隶属于凉山。
凉山真的很贫困吗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同样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主要受制于交通不便和资源短缺。此外,该地区还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昭觉县:作为彝族人口众多的地区,昭觉县的经济基础薄弱,贫困人口众多,是国家扶贫工作的重点县区。布拖县:受历史因素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布拖县的经济发展困难重重,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待提升,贫困问题尤为显著。这五个县区,是大凉山贫困问题的缩影,亟需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援助。
大凉山彝族地区的贫穷现象,在当地人看来,多与自然环境、历史发展和经济结构等因素紧密相连。当地位于四川南部,地形复杂,高山峡谷交错,交通不便,这大大限制了资源的开发与运输,影响了经济发展。此外,气候多变,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也给当地居民的生计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凉山真的很贫困。四川南方的大凉山是出了名的穷苦落后,而对于大凉山到底为啥穷,评价却两极分化。有人说当地民风淳朴,之所以穷主要就是因为交通不便。也有人说当地人不思进取,根本不愿意奋斗,所以才变得这样穷。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大凉山有两点是绝对的,一是当地的环境闭塞交通很差。
凉山州最发达的四个县
西昌县:经济发达:作为全国粮食大县和生猪大县,西昌县的农业经济基础雄厚。产业多样:被誉为中国洋葱、花木、冬草莓之乡,产业多元化发展。综合实力强:在凉山州内,西昌县的经济综合实力较为突出。木里县:自然风光优美:木里县以其神秘的自然风光和纳西古村文化吸引大量游客。
凉山彝族自治州下辖的各县经济实力各不相同,以下是根据经济数据排列的凉山州最富裕的县排名: 会理县 会东县 盐源县 德昌县 宁南县 冕宁县 西昌市 这些县市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占据了全州总量的绝大部分,具体比例为66%。
盐源县:盐源县不仅在农业方面发展成熟,而且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对凉山州的经济增长贡献良多。 德昌县:德昌县拥有坚实的工业基础,并且在服务业和其他领域的发展势头迅猛,是凉山州经济版图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盐源县:盐源县不仅农业发展成熟,而且旅游业潜力巨大,其经济增长贡献在凉山州占有重要地位。 德昌县:德昌县工业基础良好,且近年来在服务业和其他领域的发展迅速,是凉山州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理县 会东县 盐源县 德昌县 宁南县 冕宁县 西昌市 这些县市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占据了全州总量的主导地位,占比达到了66%。其中,会理、会东、宁南三县构成的凉山一体化发展区域,其GDP总量为4342亿元,占全州的28%,并且比上一年增长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