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勘探流程
1、地质调查与评估:在勘探初期,首先进行地质调查,收集区域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地质资料,对矿产资源分布的可能性进行初步评估。 地质测量与地球物理勘探: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地质测量和地球物理勘探。地质测量主要包括地形测量、地质剖面测量和地质钻探等。
2、根据矿石物质组成和选(冶)加工难易程度,矿产勘探阶段一般需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行矿石的实验室流程试验,难选的或属新类型的矿石需进行半工业试验或工业试验。它既是矿山建设设计在矿石选(冶)加工技术方面的基础资料和依据,也是进行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资料依据。
3、省国土资源厅(及国土资源部)办法的矿种。先对拟开采区域,编制勘查设计,申请探矿权。一般探矿权期限为2年,2年内开展探矿找矿工作,若探矿工作2年内未完成,可申请延续。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
矿产资源法和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在取得合法探矿权、采矿权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全过程中,要履行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的义务。
解释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是我国为了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矿山环境,维护国家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而制定的一部法律。该法律明确了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规定了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利用以及监督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要求。
辽宁省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在第四章中有明确的规定。首先,采矿活动必须遵循批准的设计或开采方案,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确保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简称“三率”)达到预定标准(第三十条)。
矿产资源监督管理的基本职责是管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以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职责包括制定相关管理政策、标准和规范,进行资源储量的评审、登记与统计,管理地质资料汇交,分析供需形势,制定资源政策等。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在地矿行政中占据核心地位。
矿产勘查认识运动规律
1、对于矿产勘查过程中认识运动的阶梯式发展形式,在本书第三章中已作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矿产勘查过程,同样具有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这个特点,并呈阶梯式发展前进。因此,在找矿过程中,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及时改进工作,加强对矿产勘查工作的指导就非常重要。
2、遵守矿产勘查工作程序与缩短工作周期,在矿产勘查工作中是辩证统一的一对矛盾。一方面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要求矿产勘查工作遵守认识事物的程序,逐步深化矿产勘查工作;另一方面人们又希望尽快完成矿产勘查工作,提交资料供生产建设部门使用。
3、例如德兴铜矿远景的扩大,黑龙江多宝山铜矿和西藏玉龙铜矿勘查的成功都与此有关。地矿工作者在总结山东焦家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的经验之后,运用这个规律性认识来指导找矿,在山东和其他许多省区都取得了成功。世界上一些超大型金矿床也是在地质理论的指导下发现的。
4、矿产在时间上的分布规律 矿产在地球发展进程中时间上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矿产不是连续不断地形成,而是有一定的阶段性。这种形成有一定矿产组合的阶段被称为成矿期。由于成矿总是受地质构造条件控制,所以地壳运动发展的多旋回性也给成矿作用带来多旋回特点。并且地壳上的成矿期与地质构造旋回大体相当。
5、初级勘查公司的运作 注册私公司 矿产勘查公司成长起步于私公司。由公司发起人自筹资金,注册一家勘查公司运作。由于矿产勘查公司在风险勘查阶段没有现金回流,出于税收上的考虑,往往选择在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国) 等免税地点注册。
6、找矿哲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矿产勘查活动中的认识规律和矛盾运动规律,是研究矿产勘查活动及其与自然和社会本质关系的科学。笔者在学习了找矿哲学之后参与了青藏高原陆相盆地油气资源调查工作,深感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并且从中受益颇深。
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1、黑龙江省非金属开发利用应以产业集群的形式,综合市场和各层组织的功能,形成一个稳定、持续、有序的企业生态组织,从而在整合力、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等方面均具有市场或各层组织所没有的整体竞争优势。
2、石墨是黑龙江省最优势的非金属矿产资源,不但资源储量大,在全国排第一位而且成矿条件好,资源潜力大。
3、为此,今后应稳定并积极开拓国内外非金属矿产品市场,深入调查和研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亚、东南亚非金属矿产品市场消费结构和需求状况,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科学规划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加速资源整合,尽早组建大型的、精干的、在国内外有一定竞争力的非金属矿业集团公司。
4、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丰富,其中,石墨、硅线石、大理岩等部分矿种的储量及品位在全国均占有重要位置,开发的矿种有花岗岩、大理岩、玄武岩等20余种。有大小矿山企业数百家,形成以鸡西柳毛、萝北云山石墨集团、林口楚山东岩公司为龙头的石材等非金属矿及其制品企业。
5、建材及其他非金属工业产值1278168万元,占总数的5%。2008年全省各类矿山企业从业人员365831人,人均实现工业产值3万元。2006年黑龙江省查明矿区分矿种利用情况如表2-3所示,矿产地分类情况如图2-2-2-3所示。